学生:“辅导员,我重修的两门课程考试时间冲突了,怎么办?”
辅导员:“去找教务部门的老师沟通。”
学生:“辅导员,教务部门在哪里。”
辅导员:“X楼X办公室。”
在日常工作中,我们自身或者身边的同事经常发生这一幕。从当时的场景来看,学生快速地获得了答案,直接奔向了对应的办公室进行询问解决,辅导员也可以快速从此件事情中转移去处理其他事情,是一个“双赢”的局面。曾经的我也是采用这样的沟通方式,后来发现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仍然会选择再次向我询问,我很烦恼,甚至有些气恼学生:为什么同样的问题他(她)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行询问,脑子装不进去内容吗?后来静下来心进行反思,是不是自己的方式有问题,最近学习了教练技术,发现谈心谈话是个技术活,谈话的方式 *** 不对,学生真的会左耳进右耳出。
贰
教练技术是一门通过发问来发挥潜能,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。教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、有策略性的过程,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态,向内挖掘潜能,向外发现可能性,令被教练者有效达到目标。它的核心内容是:教练以中立的身份,通过运用聆听、发问等教练技巧反映出被教练者的心态,从而区分其行为是否有效,并给予直接的反馈,使其洞悉自己、及时调整心态、清晰目标、激发潜能,以更佳状态去创造成果。
教练主要是陪伴、倾听、观察并激励客户,支持他们自主解决问题,为其自主实现目标、获取成功提供帮助。教练相信所有人都有创造性,都拥有丰富的可利用资源。在适当的激励下,客户能够自觉地确定解决问题的战略和对策。
教练的作用就是帮助客户,使他们将已拥有的技术、资源和创造性等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。正因为如此,和教练在一起的每个人会感到愉快和幸福,同时也会成为主动争取成功的人。
教练能赋予个人强烈的动机感,使人主动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自觉地设计美好的未来。教练是使人自觉采取实际行动的辅助和责任系统。对于想更高效地完成事情的人、想提升自己能力的人、想拥有更幸福更成功人生的人,教练的作用尤其巨大。
教练的基本理念是:世界上没有无能之人。当然教练效果因人而异,但这取决于是否因地制宜、因人而异地有效应用教练。
叄
近年来,在世界范围内教练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企业人才培养、领导力提升、个人自我发展等领域。ICF对专业教练的评估中,一共有11项核心的能力,其中最核心的两种能力是倾听和提问的能力。辅导员如何将教练技术用于学生谈心谈话。从听、问两个进行分析。
我之前和学生谈心谈话时,感觉自己很认真地听,会很认真地给建议,表现出似乎在倾听,我觉得自己真是一个“懂得”学生的辅导员。学习了教练技术后,发现我可能只是在等待发言的时机,等学生说完了一个问题的时候,我脑海里盘旋地是怎么分享自己的观点、经验或者建议,最后的结果是自己觉得花了近2个小时和学生聊得还不错,聊得“很成功”,后续观察学生的行为,有些学生有改变,有些学生毫无变化,才发现自己犯了未能有效倾听的错误。
选择性的听:这一层次的听是更低级的听,倾听的人以自我为中心,听自己想听的,想谈的,利益相关的,甚至还想反驳的。
这种倾听很多时候并不是在听,而是在准备接下来自己的反应,这种倾听模式下往往带着强烈的内心评判、防卫或控制。
结构化的听:也可以称其为以事实为中心的听,倾听者会较为完整的听完对方的叙述,但是内心深处依然会有自己的评判,这种就事论事的听往往缺少了一些温度。
全息聆听:也可以称之为3F聆听(3F指事实(fact)、感受(feel)、意图(focus)),倾听者会以对方为中心,完整的听完对方陈述的事实、表达的感情以及背后的意图,进入到对方的状态之中,理解并感受到对方的内心意图。
在3F聆听中,辅导员更先感受到的是应事实(Facts);
然后通过感受和观察,通过同理心的洞察找出事实背后的情绪情感(Feeling)是什么;
更深一层的就是学生情绪情感背后的意图(Focus)是什么。
与选择性地听和结构化地听相比,有效倾听是以对方为中心。聆听学生主体陈述的事实,表达的情绪情感及背后的意图,做到感同身受。
除了将有效倾听运用于学生谈话中,也可以将3F倾听用于辅导员自身,而在3F聆听的应用中,运用时要明确以下几点:
多观察事实,少进行评判:辅导员们是不是经常会感觉自己最近工作状态不好,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致。这种感觉是状态而不是事实,事实是自己有一些想做的工作没完成,想读的书没读,又或是与同事之间的相处出现了问题等等这类事件。
适度具体化我们的情绪情感:我为什么状态不好?是对领导的失望?对前途迷茫?又或是对未来的焦虑?当我们能够准确的命名情绪后,你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收获。
觉察内在的需求和意图:找出情绪背后的意图,我是希望能够每天有时间学习充实自己?又或是希望能够与同事和睦相处?
尝试每天与自己有10分的独处时间:经常与自己对话,聆听自己,找出情绪背后的那个答案,坚持下去,相信会让你对自己有更多新的认识。
尽量多的与自己独处:放下外界的纠结、诱惑与干扰,完全的和自己在一起,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、呼吸、以及那一刻你的状态。
苏格拉底说:“最有效的教育 *** ,不是告诉他们答案,而是向他们提问。”发问是和学生互动的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。
管控我们的发问,撬动对方的思考。在哈佛大学有句名言:“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,思考问题。”
发问分为:封闭型问题,答案相对比较唯一;开放型问题,答案有不同的回答方式两种基本类型。
比如“你今天学习开心吗?”这就是封闭型问题,而“今天在学校里有什么好玩的事儿发生吗?”就是个开放型问题,按动了对方的摄像机。
当大脑处于轻松愉悦开心的时候,非常有创造力。所以如果想点燃激发学生,一定要多问问学生的观点。
不过,问题本无好坏,关键看你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。假如你想让对方打开思想,分享观点,就多问问开放型问题;想直接拿到结果,或让对方立刻行动的话,就多问封闭型问题,比如,“你今天做还是明天做?”。
强有力的问题,有五个特征。
一个例子解读这五大特征。有个学生期末旷考,辅导员老师找他谈心谈话,他看起来好多天没有换衣服和洗头发。
辅导员发问:“我想你可能有比考试更重要的事情,可以跟我分享一下吗?”用“什么”代替了“为什么”,避免去提问一个能量值低的事件。
学生回答:“这门课学得不好,去了也考不及格,还不如在寝室待着。”这时更好不要问:“没事为什么还在寝室待着?”“为什么”问题一出现,学生的能量值会继续走低,诉说自己各种不如意:上课听不懂、不喜欢这个专业、不喜欢这门课程老师等等。辅导员一不小心就被拉到学生的坑里,然后被学生用他丰富的坑里经验打败。
辅导员这时应悬浮注意,直接聚焦目标提问:“我很想知道,你理想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?”目标导向而非问题导向。学生回答:“找到一个女朋友。”老师和学生都笑了。
老师再问:“那你有没有思考过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有一个女朋友的目标呢?”聚焦目标,通过发问直接指向行动。
学生说“老师,没有女生会看上我的。”这时候可使用换框技术,把学生的负向视角换框成关注未来的奇迹式提问:“假如未来有女生喜欢你,你认为她会因为什么而喜欢你?”
“如果有的话,应该是喜欢我酷酷的样子和才气吧。”“酷酷的样子和才气,非常棒!如果我让你给自己现在的样子打分,满分10分,你给自己多少分?”这里用的是度量式问题。
“3分。”这时候,不要惊讶,更不要带任何评价,接着发问:“你觉得如果可能的话,提高几分是你比较容易实现的,怎样才能做到呢?”关注未来,引导行动。
学生回答:“应该可以提高3分吧,以前上高中的时候我也挺帅的,妈妈把衣服给我洗干净,常督促我换干净衣服。现在我有点懒,不想自己洗衣服。这个周末我把衣服拿出去洗了,再去做个发型肯定就能到6分了。”
学生已经开始讲出具体的行动了,可以通过发问促进行动。“非常棒,我希望下周一的时候看到一个更帅气的你。我留意到你刚才还谈到 ‘才气’,很好奇你如何定义它?”
“女生好像都比较喜欢有才华的男生,像那些会弹吉他会唱歌的男生,其实我也会一点吉他;还有那些成绩比较好的男生都比较受女生的欢迎。”这就转到了学习成绩上了。
“听起来,你已经很清晰要实现找一个女朋友的目标应该怎样努力了,能给我讲讲你现在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吗?”“我想首先我得改变学渣的形象,要当学霸。如果有机会,我还想去学弹吉他。”接下来就通过一系列的发问,讨论了如何做学霸、怎么去落实弹吉他等等行动方案。
谈话结束时,要问最后一个问题:“你觉得今天我们俩的交流有没有帮助你到你?如果有的话,是什么,我非常想知道。”让学生谈谈本次谈话的收获,有什么地方支持到他,他认为有什么价值。然后教练再次表达信任和赋能。
当然,这些改变并非一次谈心谈话做到的,还需要持续不断跟进,直到他可以“人渡己”为止。
做管理者之后才体会到做管理有多难,其中尤其是管理中的沟通部分;
如何与团队成员设立目标、达成一致认可、如何评审工作成果、如何给建议、如何鼓励等等,这些都涉及到如何和团队成员“说”的问题。
管理者怎么“说”,对于工作成果有决定性的影响,会影响到团队的积极性、工作效率、甚至能否更快速地成长等等。
学习教练技巧让我意识到,哪怕是一个提问方式的改变,都能极大地改善团队成员的工作态度、工作效率、甚至工作成果。
一次在内部方案评审时候,我尝试应用教练技巧,获得非常意外的效果。
案例:
开始评审前,先和成员确认之前设计的目标,通过提问让对方将目标讲出来并书写出来。
这次项目的目标是什么?
这个方案要传达的主题信息是什么?
实现这个目标和主题的衡量标准的关键词有哪些?
将这些关键词罗列出来,再加个方案完成度。
再让他们对自己的方案对应这些关键词进行打分。
也可以事先定一些形象图,作为学习的标的,去对标打分。结果如何呢?
打分非常客观,贴合实际。说明大家其实还是有比较清晰的判断力,是能够觉察出问题的。
他们说在没打分之前还觉得挺好,或者是看不出哪里不好,但打分的时候居然能发现不足。
这样一来,整个过程是他们自己完成的,他们自己知道哪里不足需要修改。而无需我去批评和指出问题,因为大部分人对于别人的否定和建议都是下意识地反抗抵触的。
设计师尤其是已经有一定工作经历,工作时间不长的设计师,常会遇到不知道自己怎么判断自己做的行不行,或是在做的过程中,思路就混了,钻一个牛角尖里出不来,看不出自己方案哪里好,哪里不好,即使能感觉出来还不够好,但又不知道从哪里下手。
如果像这样将评价标准具体化、形象化、视觉化出来后,他们在后续修改中,就可以自己根据标的进行检查。
教练技术起源于体育运动,后来在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。不仅可以应用于管理,还可以进行自我教练、家庭教育等等方面。
核心
教练式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提问反馈的方式帮助对方排除内在干扰,聚焦目标把事情做好。
目的
教练的目的是帮助人们聚焦目标、建立自信、产生觉察力和责任感。
前提
要相信人的潜力无限。
虽然教练式管理前期需要花费管理者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,但这是值得的。
领导力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领导力工具,它可以帮助领导者更有效地激励和影响他们的团队,从而使团队更有效地工作。教练技术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好地发挥他们的领导力,从而更好地实施他们的决策,激励和影响他们的团队。
教练技术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好地推动变革,帮助他们的团队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,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。它可以帮助团队发展出新的技能,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目标。它可以帮助领导者分析问题,提出有效解决办法,为团队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。
教练技术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好地建立信任,协调和激励他们的团队,为他们提供有关如何利用团队资源和如何更好地沟通的指导和帮助。它还可以帮助领导者增强他们与团队成员间的联系,促进合作,使团队更加团结,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共同目标。
教练技术在领导力通路中有很多价值和意义。它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好地激励和影响他们的团队,更好地实现目标,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,促进团队合作,增强团队凝聚力,推动变革,帮助团队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,从而实现团队共同成功。
世界杯比赛美国队穿错球衣为什么应该穿红1、世界杯各场次比...
羽毛球王昶是直男吗是。根据查询知乎显示,羽毛球王昶赛场下...
对于中国男足来说,他们的收入都是由什么构成的?1、国家队...
暂时是没有的,因为新网球王子ovavsgenius10已经更新完...
时代少年团成员们鞋码大概多少?刘耀文。根据查询微博得知,...